60年代以来,台湾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

2024-05-19

1. 60年代以来,台湾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

答案C
选C。首先要知道第一、二、三产业的大致划分情况,农业属于第一产业,制造业、采矿业属于第二产业,除第一、二产业外其他都属于第三产业;然后结合台湾三类产业的产值构成图,通过具体的数据来分析,不难发现,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越来越小,第三产业增长最快,第二产业也呈上升趋势。

60年代以来,台湾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

2. 台湾工业发展的特点?

  台湾经济奇迹的基础其实农业扮演著重要的角色

  国民政府「以农业扶植工业」的政策

  先是在农业方面做了一些重大改革措施

  自民国38年实施三七五减租、40年公地放领、42年实施耕者有其田等措施後,开始展开一连串的工业培植计划,一面开辟交通,开发电力,一面鼓励民间企业以发展纺织工业为重点,亦即食、衣二项民生建设列为首要之务,自民国40年美国经济援助之後,42年开始第一期四年经济建设计画,政府订立了奖励投资条例,技术合作条例,加工出口区管理条例等,引进技术、资金、 再结合土地和劳力,於是我们的工业开始起飞

  民国46年第二次四年经济建设计画

  民国50年第三次四年经济建设计画

  直到民国54年第四次四年经济建设计画,美国宣布中止美援

  另一方面从就业人口结构来看

  光复初期,农业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的60%以上。

  40年代初期,就业人数中农业所占比率仍高达56.7%,服务业占27.0%,而工业仅占16.3%。至49年,农业所占比率下降为50.2%,工业上升为20.5%,服务业提高为29.3%。

  50年代农业部门对劳力的吸收渐臻饱和,农业就业人数增幅已较前减缓,乃大力发展劳力密集工业,创造大量就业机会。至59年,就业人数中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的比率下降为36.7%,工业及服务业分别上升为27.9%及35.4%。

  从人力的结构更可以明显看出农业与工商业的兴衰对比


  另外找到一篇文章也很值得参考

  其中提到了「进口替代」政策

  或许这正是您所要的答案


  踩著农业向上发展的工业

  瞭解了国家从战後,透过各种制度与机构,以当时农业经济的两大中心,稻作及蔗作为主轴,剥夺农家生产剩馀的手段。前面也稍微提到,这些剥削农家而来的成果,使政府掌握粮食并藉著压低米价而压低工资,以及赚取外汇进口工业原料,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关键,所以说农业部门的发展成果,经政府制度性的剥夺後,被转移到工业部门,是促成今日台湾的工业化的基础所在。接下来,我们仔细看看:被剥取的农业剩馀是如何被转移到工业、促成工业发展;而工业发展过程中美援又扮演了什麼角色?

  1背景--外汇危机

  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,台湾一下子增加了近两百万的人口,使得原本混乱的经济状况更加恶化,通货膨胀、粮食不足、外汇短缺等等。50年代起,经过改革币制,通货膨胀已经得到有效控制,经过农地改革的农业,也迅速从战後复原,生产力并有所提升,粮食压力减轻。然而,外汇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,缺少外汇,政府既无法进口工业生产的设备及原料,进行工业复原与生产;也无法进口民生必须品,供给岛内遽增的人口,对执政当局而言,缺少外汇,无法进口军事设备等防御资料,更对政权产生最大的威胁。

  2进入「进口替代」发展时期

  A「进口替代」

  50年代起,美援陆续来到台湾,虽然美援背後,主要是为防堵共产世界的军事意图,而美国也必须协助受援国的经济发展,使受援国能够自立地应付军备支出,避免超额的军事负担,也拖垮美国自己。所以,除了表面上平均一年一亿美元援助,美援势力,更在台湾的经济政策上扮演引导决策的角色,使台湾得以发展工业化,并以自身的经济成果支付军事费用。五0年代起,台湾一方面在外汇短缺的背景,一方面为配合美援要求,而展开『进口替代』的经济策略:主要重点是,以大量米糖及其他农产或加工品出口,赚取外汇;以及,为减少外汇需求,采取关税保护、限制进口,并扶持国内生产民生必需品为主的轻工业发展。1953年,国民政府实施第一期的四年计画,发展『进口替代』,就是第一期经建计画的中心内容。紧接著,1957年实施的第二期四年经建计画,主要也延续『进口替代』策略,所以说两期的经建计画期间,或整个50年代通常被称做『进口替代时期』。

  进口替代策略,的确有效地为政府解决外汇问题,并扶植了国内的制造民生必需品为主的轻工业,从50年代台湾经济的进口结构的变化,即扩大生产资料与工业原料的进口,减少消费品出口,特别是消费品的进口比例减少很大,从1952年占进口总额的的20%,下降到1959年的7%。

  以发展内销市场的进口替代工业,之所以有显著成效,自然少不了各种具保护性质的国家政策来推动,贸易与汇兑政策尤其重要。例如制订外汇配额优先次序;采用不利出口的复式汇率与进出口连环制;此外为抑制进口而采用的进口数配额、高关税;以及为节约进口原料外汇以及为防止过剩投资而限制设立新厂等等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,50年代轻工业的发展主力是农产品加工和棉纺业,另外,当时的重化学工业虽然只占整体工业生产的25%左右,但是生产率有相当程度地提升,其中的石油、煤制品更渐渐地崭露头角。

  B进口替代时期的公民营事业发展

  (1)糖业、电力与肥料--五0年代公营事业的三大巨头

  公营事业是国民政府从殖民政府接收而来,五0年代作为发展工业中的战略基础并主导成长的产业部门是糖业、电力、肥料。其中,糖业是赚外汇的主力,占出口总额的49%,重要性可以想见。再者,电力事业做为能源部门,是供发展的基础关键,所以成为政府投资的最大重点,五0年代投注了最大比例的美援资金在上面,例如1954年,电力投资占了69.1%的美援资金,1952到1964年并完成了15个电力开发项目,主要供给肥料工业,其次钢、铝、纺织和水泥等等。最後看看肥料工业,肥料对农业,尤其粮食生产的重大影响,前面也有详细说明,五0年代肥料年产约20万顿,供应30%的岛内需求,也发挥了进口替代的功能,1960利用美援增设新厂,就迅速地扩大生产规模1964年,自给率攀升到79%。

  综合五0年代的公营事业发展特色,一方面就是支撑工业发展的基础,一方面则是相当依赖美援资金。公营企业的资金来源65%是依赖美援,事实上,如果电力没有美援是不可能进行开发,没有电力,肥料工业也不可能开发,少了肥料,农业会受影响,另外,各种轻重工业也不可能顺利开展,由此可见,美援对进口替代时期的作用有多重大。

  (2)民营事业的四大主角--食品、纺织、水泥、造纸

  工业化初期,食品与纺织是发挥进口替代作用的主导部门,是台湾也是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,台湾的特点是,食品工业有他的历史基础,纺织业是战後从大陆迁来的,若说到纺织业迁台後随即迅速窜起,本书另外有详细说明。

  至於水泥与造纸,是拜台湾的自然资源之赐。当然无论哪一种产业,都少不了政府政策的保护。

  C美援协助下的剩馀转移

  纵使初期主要是军事意图,但美援对战後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当大,几乎可以说,少了美援,不知台湾是否可以创造所谓的『经济奇迹』!当然必须强调的是,美援绝对不是美国爱做慈善事业---一切都是了美国自身的军事以及经济利益著想!

  从使国民政府初步稳定政权的农地改革来说,在改革办法的拟定与政策的实行工作等技术协助,美援在台重要执行机构之一的农复会都会派专家参与、指导,并且在经费方面补助国民政府,例如补助改革计画需要雇用人员的人事经费,最多高达3万3千多人,可以说,少了美援或农复会,台湾很难在短期间内完成农地改革。

  而农地改革的完成,使地主阶级解体,对国民政府而言,不仅消解本土的反对势力,更容易就个别农家进行剩馀的剥削;对农民而言,改革後,农民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,相当程度地激励他们的生产意愿,提高农业生产力。说到生产力的提升,美援透过农复会提供技术,如品种改良、栽培技术革新以及农药与农机具的购买补助等等,对提高生产力相当重要。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是,美援初期不但提供进口肥料,更著重对化学肥料工业的投入与建设,以促进农业发达生产,并且为了协助在美军占领下的日本解决粮食以及外汇不足,要求政府签订中日贸易协定,采取以货换货,即台湾的稻米输出日本,并交换肥料进口,为了让台湾有更多的米可以输出日本,农复会除了协助稻米增产,美国又以美援农产品来减少台湾的稻米消费,而农民遭剥削徵收的稻米出口後,换回的肥料又让政府得以进行,再剥自己一层皮的肥料换谷制。从直接提供肥料、要求中日易货到投资肥料工业生产的过程来看,没有美援的支持,国民政府也无法顺利进行肥料换谷制。

  再说到农业技术改良、机械化以及肥料使用,既帮助生产力提升,还造就多馀农业劳动力,为工业发展初期,『进口替代』时的轻工业提供劳动力;而农业生产发达,农家所得提高、生活改善的结果,又能够提供消费市场给正值发展的轻工业;加上农业生产提高和政府制度性地收夺米糖,用以出口赚外汇,进口工业生产资料;政府掌握粮食又以低量价政策压低工资水准。

  总之,美援透过农复会在经济发展策略中扮演『桥头堡』角色,首先通过农地改革消除地主势力和散地权,改变农村结构,巩固农村秩序;然後引进农业技术,并使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与资源转移至工业部门,因应工业发展需求。


  工业成功、农业成仁

  总之,进口替代策略的成功关键,是50年代在美援协助下,经政府对农业蓬勃发展的剩馀进行制度性剥削,并移转而扶植了工业发展,在进口替代期间,政府高喊的口号就是『以农业培养工业、以工业发展农业』,只是,农养工的成绩斐然,还被称为『经济奇迹』,而後半句『以工业发展农业』,无人闻问,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了。

3. 中台湾的产业情势

早年中台湾的产业发展以农业(第一级产业)为主,随着产业升级,中台湾的农业转型为科技型、精致型产业之后,至今依然保有相当高的竞争力。而随着1960年代以来,台湾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,政府陆续兴设台中港、台中加工出口区等基础设施,以及高速公路的通车,使得中小型工厂在台中市、以及彰化县一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也带动了整体中台湾的工业发展。进入21世纪后,高铁、中部科学园区等重大工程的陆续完成,除了使得中台湾的第二级产业,由轻工业为主转向高科技产业发展之外,更刺激了中台湾(尤其是台中市)房地产、购物商场、餐饮业等大型商业的激烈竞争,也让中台湾的产业结构逐渐转为以农业为辅、工商业为主的发展局面。

中台湾的产业情势

4. 台湾的工业有什么特点?

自80年代以来,由于台湾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,台湾当局于1986年提出 实行自由化、国际化、制度化的经济转型,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,并以产业升级和拓展美国以外的外贸市场作为重大调整内容,确定 以通讯、信息、消费电子、半导体、精密器械与自动化、航天、高级材料、特用化学及制药、医疗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。 经过近10年的经济转型,台湾经济在自由化、国际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,产业升级也初现成效,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目前已达61.5%,其中信息产业发展尤为突出,其产值已名列世界前茅。
   台湾对外出口市场的重心也逐渐从欧美转向亚洲,对美国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.8%下降到1995年的23.7%,对亚洲的出口比重则由1988年的32.8%上升到1995年的52.6%。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,电子、信息、机械、电机和运输工具产品已占总出口的50%以上。台湾当局制定了稳定中求发展等经济政策。如在发展策略上先发展农业及劳动密集型工业,再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工业;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,然后发展出口导向工业,较好地结合了台湾的实际情况,并有效地利用了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契机。

5. 台湾农业的产业结构

台湾农业包括种植业、畜牧业、渔业与林业四大部门。50余年来,台湾农业生产结构已逐渐由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的传统农业,逐渐转变为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农业与商业性农业。80年代到90年代末,种植业产值比重保持在41-47%之间;渔业产值比重从过去的不足20%上升到80年代的28%上下,90年代保持在25%左右;畜牧业产值比重持续保持上升趋势,1996年达到35.5%的高峰,1997年猪口蹄疫事件发生后,其产值比重下降,1999年为33.2%。林业产值比重一直很小,1995年之后一直维持在0.2%左右。在整个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,每一个农业部门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。在种植业内部,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重逐步下降,水果、蔬菜与花卉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提高;在渔业内部,已由沿岸和养殖渔业为主向近海与远洋渔业发展;在畜牧业中,在养猪、养鸡业迅速发展的同时,乳牛与肉牛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,比重逐渐增大。

台湾农业的产业结构

6. 台湾的主导产业类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

支柱产业: 台湾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,半导体、IT、通讯、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全球领先。
台湾经济于1960年代开始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,现今当局逐步减少对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干预,一些大型“国有银行”和“国营企业”陆续被私有化。国际贸易是台湾的经济命脉,中国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、进出口贸易第一地区,其次为美国和日本。
不同于邻近的韩国和日本,台湾经济以中小型企业而非大型企业集团为主。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举足轻重,全球大多数电脑电子零组件都在台湾生产。高新技术产业已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,农业占GDP的比重从1952年的35%降至2%,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合计比例过半。
为降低生产成本,台湾许多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大陆和东南亚,也造成产业空洞化的问题。台湾已投资大陆超过1500亿美元,在大陆有8万多家台资企业,常住大陆的台商及眷属已超过100万人。

7. 台湾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,其主导产业为①技术密集型产业、②劳动密集型产业、③原料密集型产业,请按先后

台湾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,60年代前以原料密集型产业为主,60~70年代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,80年代后,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发展迅速,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.故选:D.

台湾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,其主导产业为①技术密集型产业、②劳动密集型产业、③原料密集型产业,请按先后

8. 台湾经济发展特点

耗能少、污染低、附加价值高的技术密集型科技产业取代传统产业,民间中小企业也被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所影响。现已形成以加工外销为主的海岛型工商经济。

台湾本岛是一个多山的海岛,高山和丘陵面积占2/3,平原不到1/3且平原多分布在西海岸,台湾经济发展并不只是着重发展第一产业。台湾六十年代起注重发展工业,蒋经国时代,为摆脱石油危机,政府致力推动十大建设,为台湾石化业与重工业打下良好的基础,此时恰逢越战,美国向台湾订购大量物资,这些因素都促使台湾经济快速起飞。1980年代,台湾成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,大力鼓励内外厂商投资高科技产业,以耗能少、污染低、附加价值高的技术密集型科技产业取代传统产业,民间中小企业也被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所影响。现已形成以加工外销为主的海岛型工商经济。